詠春拳

相傳詠春拳起源於中晚滿清年代,由對南少林武功非常了解之武術大師五枚師太所創立的,後傳與嚴二及嚴詠春父女,嚴詠春氏,原籍廣東,少而聰穎,行動矯捷,磊落有丈夫氣,這款名震海內外的中華武術,即成於她也,故名「詠春拳」,所謂南拳北腿,詠春拳就是中國拳術的南拳之一。  自一九四九年葉問宗師挾技來港之後,積極發揚詠春拳,在短短二十二年之時間,不但在港澳區把詠春發揚光大,更把詠春種子散落到世界每一角落,使詠春之果 實牢牢散播於世界各地,他曾培養出之人才如李小龍及梁相等出色之弟子,分別都能繼承宗師遺志,把詠春拳進一步發展開去。  此拳主要手型為鳳眼拳、柳葉掌,拳術套路主要有小念頭、尋橋和標指三套拳及木人樁。基本手法以三膀手為主,還有挫手、撩手、破排手、沉橋、粘打。主要步 型有三字馬、追馬、跪馬、獨立步等。它是一種集內家拳法和近打於一身的拳術。它立足於實戰,具有招式多變、運用靈活、出拳彈性,短橋窄馬,擅發寸勁為主要 特點,以大閃側,小俯仰,耕攔攤膀,摸盪捋,審勢記牢,曲手留中的手法,以搭、截、沉、標、膀、腕指、黏、摸、熨盪、偷、漏和“二字鉗羊馬”的身形步法為 標誌。憑藉橋手靈敏的感覺,發揮寸勁力量的內家拳法,武器有六點半棍、八斬刀等,六點半棍簡單好用,八斬刀法招招玄妙兇狠。近年來,詠春拳遍及美、英、 法、德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,是中華武術中目前影響最大的拳種之一。  剖 析 詠 春 拳 的 基 本 功 從「小 念 頭」說 起 在 詠 春 拳 的 拳 系 裏 有 三 套 拳 法:最 基 本 的 那 套 拳 稱 為「小 念 頭」( 字 面 的 意 思 是 小 小 的 想 法 );「尋 橋」( 尋 找 對 方 的 拳 路 ) 是 中 階,而「標 指」則 是 最 高 的 拳 術。既 然「小 念 頭」是 最 基 礎 的 一 套 拳 術,因 此 所 有 詠 春 拳 的 初 學 者 都 必 須 從 小 念 頭 學 起。  大 多 數 其 他 的 功 夫 派 別 在 教 正 式 招 式 前,都 先 要 求 初 學 者 練 好「紮 馬」,從 而 保 持 身 體 的 平 穩。然 而,詠 春 拳 卻 有 些 不 同,學 生 在 上 第 一 課 時,教 練 就 會 教 他「小 念 頭」裏 的 第 一 部 份 手 法。練 習 這 種 拳 術,學 生 由 始 至 終 都 不 需 移 動 半 步。第 一 部 份 的 手 法 練 習 极 度 緩 慢,且 頗 需 時 間 去 掌 握,所 以 當 學 生 練 完 整 套 小 念 頭 後,便 等 於 同 時 練 了 下 盤 功 夫。 這 就 是 為 甚 麼 詠 春 掌 的 學 生 無 須 像 其 它 門 派 般,光 是 練 紮 馬 也 需 一 段 時 間,然 後 才 能 學 習 初 階 拳 套。  以 「小 念 頭」( 或 稱 為「小 練 頭」) 作 為 詠 春 派 第 一 套 拳 套 之 名 別 具 含 義。據 說 過 去,當 一 位 初 學 者 啟 蒙 之 日,其 師 會 以 告 誡 的 語 氣 對 他 說:「『 小 念 頭』不 正,終 歸 不 正;習 武 如 是,做 人 如 是。」道 理 其 實 很 明 確:因「小 念 頭」內 包 含 了 詠 春 各 種 基 本 動 作,日 後 變 化 萬 千 的 招 式,無 不 靠 此 等 動 作 組 成。若 練 習 者 連 此 基 礎 套 路 也 練 不 好,日 後 技 術 之 差,自 不 待 言。  同 樣 道 理,如 果 一 個 人 立 身 處 世,連 小 小 的 一 點 念 頭 都 不 能 向 正 途 發 展,其 人 品 之 差,亦 不 難 想 像 了,那 麼 他 將 來 的 成 就 亦 不 會 高 到 哪 裡 去。由 此 可 見「小 念 頭」一 辭 語 帶 雙 關。創 此 名 稱 的 人,用 心 良 苦,堪 為 今 日 詠 春 派 門 人 在 武 與 德 方 面 作 立 身 處 世 之 銘。

http://www.clsnp.edu.hk/~chinesemartialartclub/database3.htm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